孔子与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者学”用原文概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5:41:25
孔子与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者学”用原文概括

孔子与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者学”用原文概括
孔子与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者学”用原文概括

孔子与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者学”用原文概括
读《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似乎在说三件事.既然是说三件事,孔子为何放在一起说?萧民元《论语辨惑》说:“一般的解释是:‘学后时常温习,不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感到恼怒,不是很君子吗?’如是我见,这样的解释是不妥的.《论语》共二十章,每章的主题不甚明显,但每个小节的话却是一贯的.照以上的解释,‘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成了三个独立的主题,没有一贯性,显然有点问题.”萧先生认为三句话“不是在说独立的三件事”,很有道理.
孔子这三句话,实际上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这三句话,即治学的三种境界.有志于学的人,没有不经过这三种境界的.只是历来讲《论语》,没人这样讲过.
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能够感受到辛勤学习温故知新之乐.学习本来并不是一件人人都会感到愉快的事.李泽厚《论语今读》说:“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一个人修养达到这种境界,则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达不到这种境界,学习就会变成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所以,这是最起码的境界.进入不了这种境界,所谓学习就无从谈起.李泽厚又说:“《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反复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换言之,孔子所说治学的第一境界,数千年来已经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成为治学者的一种共识.
第二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能够感受到朋友之间切磋批评之乐.过去许多人只从字面上理解,把这句话作为热情好客的口头禅,其实只是看到其表象.“朋”的本义,是“以劝善规过为先”的人.方苞《与翁止园书》云:“仆又闻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难而相急,通显而相致,皆末务也.察其本义,盖以劝善规过为先.”朋友从远方来,“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既说明孔子当时影响巨大,同时也说明孔子对知己的渴求和对批评的渴望.孔子的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从何而来?我看,不仅来自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热情,更多的则来自他尊重他人批评,“过而能改”的人格魅力.他提倡“朋友切切、偲偲”;又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可见他盼望诤友,欢迎批评.能不能真心欢迎批评,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之后能否继续真心欢迎批评,就成为治学的第二境界.这一步跨不过去,治学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能够感受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乐.如何对待“人不知”,其实就是一个如何对待名誉地位利益实惠的问题.真正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决不会一天到晚去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升官发财,揣摩走什么路子讨谁人欢心,决不会一时一刻看不见“粉丝”追捧自己就大叹寂寞难受.而学问一旦成为名缰利锁,成为飞黄腾达的敲门砖,既是对治学的亵渎,更是治学者自己的耻辱.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傅聪曾经说到“人不知而不愠”,说得很坦白:“这个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有人说,第三点我绝对做不到.我呢,比他们做到的多一些,要说真的做到,我看也做不到”(《深圳特区报》2005年2月6日).傅聪说的是老实话,也是数千年来知识界的真面目.有人讨论今天何以很难出现“大师”级的人物,过不去第三境界这一关,恐怕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李生论善学者中: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