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一篇古今诗歌比较分析鉴赏!字数在1200字左右!谢谢……有的请发到邮箱bingaibing360@126..com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6:14:29
求助一篇古今诗歌比较分析鉴赏!字数在1200字左右!谢谢……有的请发到邮箱bingaibing360@126..com

求助一篇古今诗歌比较分析鉴赏!字数在1200字左右!谢谢……有的请发到邮箱bingaibing360@126..com
求助一篇古今诗歌比较分析鉴赏!字数在1200字左右!谢谢……有的请发到邮箱bingaibing360@126..com

求助一篇古今诗歌比较分析鉴赏!字数在1200字左右!谢谢……有的请发到邮箱bingaibing360@126..com
【古今诗歌比较】从“多情却被无情恼”到“美丽的错误”
  ——《蝶恋花》与《错误》别同试析
  文/周涛
  苏东坡之《蝶恋花》(花褪残江)与郑愁予之《错误》皆是我素日比较喜欢的篇什,然将此两篇一起比较阅读、赏析,则是近日受我的老师杨景龙教授的引导与影响.同时分析古今两首诗词,对我还是第一次,依我现今的积累,是说不出一二的.但细细品玩之后,似有所触.
  分析一篇文章或诗词,除以研讨文本外,还要考虑作者的写作背景,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比如他的年龄、人生遭遇、政治、思想等的状况,当然还有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时代环境等.
  苏东坡的《蝶恋花》(花褪残红)是晚年贬官岭南后所作,当时的东坡政治上是颇不得意的.他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六十老翁被谪边关,“多情却被无情恼”,作者在嘲笑自身的“多情”,更是在嘲笑现实中命运的不公.这首词从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写起,抒的当是政治上的失意心情.
  郑愁予的《错误》,写于一九五四年,那时郑愁予不过二十一岁.在诗的后记中,郑愁予说,抗战的烽火连天,“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处于当时那个动荡的时代,由大陆转去台湾的人心态“是一种漂泊”,众多的人期待回归故乡.然而郑又在《情妇》中说“我想,寂寥与期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成为《错误》书写女子在寂寞悠长的岁月中,空等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这一主旨的有力佐证.
  以上可知,这两首诗词所抒之情的相同处在于“失意”这一点.但苏词意旨似乎更高一筹,因为从“枝上柳绵”一句中可以窥见,在悲苦失意中又蕴含几分乐观与旷达,苏轼将人生“看透”而不“看破”的老练与积极确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从艺术性讲两诗相当,但从思想性上看,我站在东坡这边.
  在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苏词采用化典(如“天涯何处无芳草”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抑扬(如“枝上柳绵”句)、白描(如“墙里秋千”两句)、回环(“墙里秋千”两句)等手法,以新巧的构思,使写景、记事、说理有机融合,寓庄于谐,语言回环流走,风格清新婉丽,使作者韶秀词风得以完美体现.
  我最感叹其机巧处,在于“墙里秋千”两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仅十六字,便将行人(自己)在“人家”墙外小路徘徊眺望,只看到半露的秋千架.听到墙内女子的阵阵笑声,那笑声似阳光一般一下子将他疲惫的心照暖照亮,他多想一跃而过,拥有那笑声,然而那笑声“不解风情”般渐去,留下墙外之人莫名的心伤,他的怅然无人可知,也来的突然,来得新奇.故引出作者的内心自嘲,那“多情”偏被“无情”所“恼”,自己究竟怎么了,难道明知他人是“无情”甚或毫不知“情”的,自己还要偏去赌这个“多情”吗?不会的,所谓“莫愁前路无知己”,在淡淡的惆怅中,作者理解了“人生多憾事”,这似乎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有了暗中的相谐.
  愁予的《错误》里除了趣旨与《蝶恋花》是相谐的,其巧妙的用典技术、暗示手法运用和情节的波折起伏、戏剧化的效果更是一脉相承的.
  在《错误》中,“莲花”“柳絮”“马蹄”“春帷”“东风”皆取自中国传统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同时,咏叹春尽,谁能证明从《蝶恋花》里飘来的“柳绵”不是《错误》里“不飞”“柳絮”的那一朵呢!由客观地对“吹又少”之“柳绵”的描述到东风传讯,满天还没有“柳絮”的翻飞,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理趣与一个婉约的分别.是谁写活了柳絮?我说愁予诗中那“三月的柳絮不飞”是也.
  从结构上看,《错误》隐含着两个脉络,使得该诗大可玩味.我认为其最可取之处就在此写法上.开首两句以江南为大背景,再将“镜头”推近,青石的街道、三月的春帷、小小的窗扉,最后一串马蹄(马蹄可能为借指)打破了街道和窗口张望思妇的内心的平静.这与《蝶恋花》词“花褪残江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写景的镜头推移,技巧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随着景物的步步推进,诗情也被层层推向高潮.从横线看,《错误》的前两句与后两句用了一个倒置,正是将思妇听到马蹄声渐远,内心由绝望到兴奋再到失望、怅然,正是“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可导致她心又碎的原因恰是那“达达的马蹄”这个“美丽的错误”.这种结构上的参差产生了一波一折的动态效果,使诗在不协调中突放了光彩.这一点恰与东坡的“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这不协调设置产生的奇丽效果异曲同工,都显示了诗人的良苦用心.
  从语言风格上看,两诗语言都很清丽,不事雕琢,情感抒发都很自然,不伪装、不雕琢,诗中的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错误》中诗句读来仿佛让人置身江南烟雨小巷,马蹄的达达声尽在耳畔,那份真切、纯净让人感叹!通过阅读辨析这两首诗词,我也获得了新诗写作上的一点启示.一是新诗的母体在于中国传统博大的文化基底.中国古典诗词是个巨大的宝库,文本信息仅是藏宝图,只有勤奋的钻研者才能从中找到寻宝的路径和脉络,为新诗干枯的躯体注入丰富的营养.二是要出新.众所周知,与爱情有关的主题充斥古今诗篇,但新诗中爱情名篇却不多,而郑愁予的《错误》却能使爱情复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写出了新意,如那“美丽的错误”这一看似矛盾的诗句让人新奇,过目不忘.
  那些自命西方诗喂大的当代诗人们,应当选择适当的回归,先读读我们伟大的古典诗作,看看自己能不能收获一份惊喜.
  附: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蝶恋花①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②,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③.
  ①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贬所,甚或更早.
  ②柳棉,柳絮.
  ③悄,消失.多情,指墙外行人.无情,指墙里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