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思想是个人崇拜的土壤,也是领导人个人独断的根源,为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22:38:12
小农思想是个人崇拜的土壤,也是领导人个人独断的根源,为什么

小农思想是个人崇拜的土壤,也是领导人个人独断的根源,为什么
小农思想是个人崇拜的土壤,也是领导人个人独断的根源,为什么

小农思想是个人崇拜的土壤,也是领导人个人独断的根源,为什么
三十年代所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体制上是以苏联共产党一党专政的无产阶级国家专制体制.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中央,把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领导,看作是由共产党机关直接执掌国家政权,直接管理国家.而党内又没有正常的民主生活,于是就形成党中央总书记和党中央领导机关对国家政权的直接领导和直接管理.这样,就衍变成以党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为核心的专制政治体制.   形成这种专制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历史上来看,俄国是一个具有东方专制主义统治传统的国家.苏联是在专制主义很强固的基础上实行无产阶级集中制的.也就是说,苏联是从封建的沙皇专制制度转变为苏维埃形式的集权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阶段,由于社会主义革命而跳跃过去了,苏联跳过了一个历史否定的阶段.这种跳跃固然是历史的进步,是历史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不过这种跳跃发展的另一面却也带来了专制主义的传统.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历史传统是不可能一刀两段的.十月革命可以结束临时政府的统治,但是十月革命不可能斩断历史的联系.历史传统有着延续性、衔接性、渗透性,这些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地发生作用的.改变历史传统、减弱和消除历史传统的影响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资本主义包围下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是苏联形成以党的总书记斯大林为中心的专制体制的客观原因.资本主义包围的形势,造成苏联党和国家的某种“非常感”.这种“非常感”使得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和平建设时期仍然保持着非常的思想,接受非常的政策.   作为苏联共产党的领袖,斯大林个人品格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生活,这是造成以斯大林为中心的国家专制体制的主观原因.斯大林作为列宁的继承者,在个人品格特征上有优良的一面,如具有革命坚定性和献身精神,具有政治敏锐性,刚强而有毅力,有高超的组织工作能力.但是和列宁相比,他有不少致命的缺陷:粗暴任性,主观片面,自以为是;心胸偏狭,权力欲旺盛.在具体工作中,斯大林往往表现为骄傲自大,独断专横.斯大林要求他的同事们是执行者,而不是合作者;要求下属有干劲,而不是有思想. 斯大林模式的国家体制,实际上是苏联共产党一党专政的专制体制,苏维埃徒具形式,国家体制的指挥、运转,集中于斯大林一人之手.斯大林的专制体制也具有历史上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即:独裁性、神秘性、随意性.苏联共产党又要把斯大林模式下国家政治生活的独裁性、神秘性、随意性,装进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框框.这样,就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泛滥起个人崇拜. 斯大林是马克思主义者,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者和个人崇拜集于斯大林一身这种奇特的历史现象呢?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曾经多次地批评和纠正人们对他个人的颂扬.   1929年12月21日,斯大林在答谢向他祝贺五十寿辰的一切组织和同志说:他把这些祝贺看做是对诞生了他、培养了他的工人阶级政党的祝贺.   1930年8月,沙屠诺夫斯基写信给斯大林,信中谈到他对斯大林的忠实.斯大林在回信中批评他,要他“抛弃这种对个人忠实的‘原则’.这不是布尔什维克的作风.要忠实于工人阶级,忠实于它的政党,忠实于它的国家.”   1933年2月,巴让诺夫出于对斯大林的热爱,写信把他个人所得的第二枚勋章转送给斯大林.斯大林及时回复巴让诺夫,婉言谢绝他的美意,说:“这枚勋章只能属于你,只有你才受之无愧,……我已经有了两枚勋章.我肯定地对你说,这已经是超过需要了.”   三十年代初,斯大林曾坚决反对为自己写传记,驳回了由高尔基和雅罗斯拉夫斯基发起的关于写传记的倡议.斯大林说:“现在还不到写传记的时候.”   1937年,苏联列宁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儿童读物出版社编了一本儿童读物《斯大林童年时代的故事》.斯大林看完书的清样之后,于1938年2月16日写信给儿童出版社,坚决反对出版《斯大林童年时代的故事》.斯大林批评这本小册子的内容有大量夸大的地方以及不适当的颂扬,批评此书的作者被童话爱好者、扯谎者、阿谀奉承者弄迷糊了.斯大林更严肃地指出:“这本书有一种倾向,即在苏联儿童(以及一般人)的意识中培植对个人、领袖和绝对正确的英雄的迷信.这是危险的、有害的.‘英雄’和‘群氓’的理论不是布尔什维克的理论,而是社会革命党人的理论.社会革命党人说:英雄创造人民,使它从群氓变为人民.布尔什维克回答社会革命党人说:人民创造英雄.这本小册子是在助长社会革命党人的声势.一切这样的小册子都将助长社会革命党人的声势,都将危害我们整个布尔什维克的事业.建议将这本小册子烧掉.”很多时候,斯大林是谦虚的,表现出他是清醒的马克思生义者.   但是,斯大林确确实实开创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搞个人崇拜的先例.历史就是这样矛盾!后人在研究历史时,既不能以斯大林的谦虚和清醒来掩盖或缩小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不能偏执个人崇拜的泛滥而抹煞体现在斯大林身上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品质,而是应当对这种矛盾的历史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斯大林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的人,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因此,斯大林也带有时代的烙印和苏联社会的烙印. 斯大林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上半期.这个时期,苏联社会发生激剧变化.占人口80%以上的小农摆脱半自然经济状况,进入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生活圈.苏联在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之后,斯大林只看到个体农民成为集体农民这一变化,放松了对社会上农民小生产者思想影响的注意.实际上,小生产者的思想影响并不能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而立即消失.斯大林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世界观等方面,都带有农民小生产者的烙印.   个人崇拜是农民意识的一种反映.农民阶级不能自己代表自己.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获得土地的农民,本能地把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奉为自己的救世主.斯大林虽然曾经反对别人对他所作的无原则颂扬,但是他本人思想上有许多弱点,终于和社会上的小生产者思想产生共鸣.毫无疑问,斯大林应对个人崇拜的盛行负主要责任,但是个人崇拜的盛行确实不是个别人的罪过.   斯大林本人的革命经历和成长过程,也使他不易摆脱农民小生产者的思想影响.他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不同.他不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那样,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是带着俄罗斯农民意识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本人较少接触资本主义民主思想.他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是陌生的.这样,苏联社会正在激剧变化中的农民意识,自然地、必然地要反映到斯大林的头脑中来.   斯大林是苏联工人阶级的代表.十月革命前,俄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较少受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农民阶级有密切联系;俄国工人阶级也有文化水平低,带有手工业行会习气,保有皇权主义的思想影响等缺点.三十年代,苏联的工人阶级也正在变化中.工人阶级的这些传统影响还来不及完全消除,也会自然地反映在斯大林身上.   马克思主义者也只能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里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有超脱历史、超脱社会的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