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的启发读了《论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不要太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5:57:01
读论语的启发读了《论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不要太多

读论语的启发读了《论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不要太多
读论语的启发
读了《论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
不要太多

读论语的启发读了《论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不要太多
有人做《论语》的学士、硕士、博士论文,我的老师牟宗三先生就说,《论语》怎麼可以用来写论文?圣人的话怎麼可以去讨论?《论语》是要你去读,要你沉浸於其间的.在讲《论语》之前,我们讲讲用什麼态度来读《论语》.
  这 几年来我在读经上首推《论语》,小朋友第一本书读《论语》,後来又说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是《论语》.牟宗三先生说《论语》是床头书,是随时要拿来翻的. 《论语》也有这种性格,每一章不连贯从哪一章开始读都可以.有人睡不著觉读一读可能就打磕睡了,(观众笑)有人读读《论语》他的梦乡就更甜美.《论语》是 人人必须读,随时可以读的书.
  现在我还推动“全民读经《论语》一百”的活动,让全民都来读经.经是智慧的记录,想要开拓智慧就必须读经.很多人认为经典是宰治我们,控制我们,限制我们的.像这些人是不瞭解人生,不知道什麼是智慧.智慧是广大无穷的,哪有一个广大无穷的东西会去限制你呢?
  如果把《论语》当成普通的一本书,看成某一家的思想,把孔子当作与你差不多的人物,那麼让自己或是孩子多读《论语》就会受到限制.但是《论语》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孔子不是一般的人物.读《论语》接受孔子的教导,这时孔子是在开发你而不是限制你.
  有 人说:“每一家都有其特色有其观点,对於古人的思想是要做批判的.”是的,我们要有批判的精神.不过什麼是批判呢?西方康得的哲学被称为批判哲学,康得对 “批判”有相当好的解释.批判原本在古希腊是法官断案的意思.法官断案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法官要听各种意见才能兼听而明,不偏袒一方;第二孰是孰非必须有 根据,法官只能根据比他更客观更高度清明的法律,而不能以自己的情绪、学派或与双方的关系为依据.法官根据法律做公正的判断叫批判.现在一般人讲批判是这 件事我不满意就批评.批判应该是者还其为是,非者还其为非.我们不应随便去批判,而要用虔诚、恭敬、平稳、高明的心来做批判.
  五四以来很多的学者 批判中国文化是怀著一颗批评的心、怨恨的心.面对古人的智慧是不能怀抱这种“小人”之心的.心地光明、态度诚恳才能接近圣人的智慧,我们对传统要有信任 感,先相信几千年来大家的说法,当然不是一头钻进去墨守成规.如果没有真正批判精神就是一竿打翻一船人,认为“所有的学者都有其观点,有观点就不完全,所 有的学派都有其限制,有限制就不完整.”但是,你安知道古今往来有一种学者不只是学者而是圣人?有一些学派不只是学派而是超越一切学派?
  “《论语》是一个学者的意境,儒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这是不是要衡量衡量,是不是要“批判”一下?
  《庄 子‧天下篇》是一篇很精短的学术史,它考察了当时各学派包括庄子学派的状况.奇怪的是庄子对各学派的批判裏没有儒家,庄子没有把儒家与其他家做比较.庄子 把儒家融入在最先的说明裏,开篇“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道术将为天下裂.”天下专攻自己认为对的学问的人很多,都认为其学问是不 能超越的,庄子说这就好像“耳目口鼻,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各个方术学派都出来讲学的时候,导致“道术”“将为天下裂”.
  方术是一方的学问,是易变的片面的,庄子在方术背後有一个“道术”的思想即道的思想,“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有一种学问从天而降,往内讲求内圣往外 讲求外王,庄子认为天下应该有这种学问.之後学者就像耳目口鼻一样,把自己有所建的方面讲得非常伟大,而把正确的天地之道分裂了.
  庄子认为这是人 间的悲哀、社会的不幸,庄子向往的是回归道术,就是回归“内圣外王”之道.之後“内圣外王”被儒家所专用,所以庄子心中有没有儒家.怎麼看待儒家我们何不 读读《庄子》,连庄子心中的儒家是这样,我们後代人有多少能耐、高明居然把儒家列为诸子百家之一,还要批判!
  孟子说“东海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西海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乃至於南海北海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後来说“千古之上有圣人出,其心同,其理同,千古之下有圣人而出,其心 同,其理同.”这种圣人之道是不是跟一般的学问一样,不是要考虑考虑吗?心中若没有圣人,不是圣人的悲哀而是这个人的悲哀.因为他不知道天地之广大,不知 道人性之光辉,这一辈子也就行屍走肉於草木野兽之中.
  有人认为中国古来的知识份子大部分信儒,到魏晋以後又很信佛.尤其儒家与佛家在现代 人的心灵当中会有一些比较.有人曾经问我“佛学是天下第一等学问,佛家包罗万象,儒家应该是在佛家之内,为什麼牟宗三先生一直推崇儒家,你也一直推崇,难 道佛家不可以推崇吗?”我说如果都是智慧,智慧是相通的.现在我认为读《论语》给我很多启发,孔子一生的行事一直对我是一种引导,跟著孔子走都来不及,所 以我就只好跟著孔子走了.等到我与孔子平起平坐甚至超过孔子,那我再看世界上有什麼学问超过孔子,我应该往那裏追求.没超过孔子之前跟著孔子走一辈子已经 走不完那.
  信奉别的学问,我们应该相识而不离心.我尊重你,也希望你尊重我.天地之间大家互相尊重,而每个人都尽力地学习、长进,这是我们推广 《论语》的态度.推广《论语》并没有限制其他学问的发展,只是我们都要诚心诚意放下偏见执著.孔子说见贤思齐焉,并没有说他是天下唯一的贤者.你如果信 佛、通道、信各种的学派甚至信西方的哲学,认为对你的生命有所开展,你就是在见贤思齐,你也是孔子之徒.儒家并不是固定的一家,儒家是家,儒家没有家,没 有家就处处为家.(鼓掌)因此儒家是最好学的,是要一颗诚恳的心,知道人性是要开发的.
  《论语》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古人写书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往往把最重要的摆在最前面.你读《老子》,最重要的是第一章“道可道,非常 道”;你读《庄子》,庄子向往的境界就是第一篇《逍遥游》;你读《荀子》,荀子一直苦苦劝导世人要好学,荀子第一篇就是《劝学篇》.
  朱熹在《四书集注》说《论语》开篇这章“皆有务本之意”,孔门弟子也认为这是是孔子一生的写照是孔子教学的理想.“学而时习之”的“学”後来开拓出荀子的《劝学篇》, 孔子没有说一定要跟他学,他要我们见贤思其齐.凡是人类所有的理性我们都应该去开发,凡是人类理性开发的成果都是我们应该去继承的,所谓“传不习乎”. “不亦说乎”的“说”後来孟子就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从理义而学是人生最可喜悦的事情,不仅是你的应当也是你的幸福,谁能够达到这个境 界,谁就是圣贤的境界.“说”是多麼重要,孔子赞叹颜渊“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心中来叫做悦,表现出来就是乐,颜回是从心中的悦表现出来连外表 都乐,颜渊是了不得的人物.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心量,他会随便去批判吗?学习都来不及了.
  读《论语》第一个是广大的心胸的态度,第二个是恭敬的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够接近圣人的智慧.
  每个人依自己的程度去读《论语》.你的智慧与书中的智慧相遇,高明的智慧引导你的智慧.千万不要认为你的程度低,也不可以骄傲自己的程度高.你就以智慧去比照智慧,在智慧之海中去悠游、去扩展.
  当你读《论语》读到一章觉得这智慧真高啊!这就是你智慧长进的时候,你的心中充满智慧,你以智慧来过生活,以智慧来充满你的生命,这就是仁者的境界.每个人去读《论语》就会有这种感受,只不过有时持续一小时、一天或二天.最有智慧心灵越清明的人,就感动得越深越久.
  在 孔子的学生中,被智慧所感动得最深远长久的是颜回,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感动三个月,三个月整个生命都在充实、饱满、光辉之中,在非常的 清明纯净当中.三个月啊!各位,当你读到这一张章,难道不会起一种恭敬之心?这实在是太伟大的人物了!你曾经有这种感动吗?假若没有,你就好好地学吧!不 要再批判了,不要再说颜渊三十二岁就死了,没有做出一点功业,他算什麼!
  每一个人读《论语》,要依照自己当下的程度去读,要在每个当下之中去体会.并不是学问多的人读《论语》所得就多.读《论语》是要改善、提升我们境界,是要充实我们这一辈子的价值.读《论语》不拘每一个人,只在每一个当下.
  读 《论语》有各种不同的现象,程子把读《论语》分为四等人.第一读後有“全然无事者,便是不成读”;第二是“得其中一两句喜者”,读到其中一二句觉得很欢 喜,说不定你就终身奉行受用不尽,因为它触动了你的智慧.从这一点触动往前开拓出去,你就会通於所有的篇章;第三读《论语》後“有知好之者”.哇!《论 语》真好,我要永远读下去;第四读《论语》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读《论语》读到手舞足蹈、读到满心欢喜、读到法喜充满、读到起来唱歌跳舞.
  读这本书不是就很有趣味了吗?小朋友去读有他的体会,大人读有他的体会,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二遍有二遍的体会,这本书就变成天下间最活泼、最有兴趣的书.
  所以我们读《论语》第三个态度就是你不要太过的担忧、恐惧.虽然孔子是圣人,《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们读它的时候把它当作亲切之书,当作你的朋友,当作可亲近的师长,用这种态度去读,你就可以平心静气地开放心胸来接受智慧的呼唤.
  王 阳明说知行合一,我们读《论语》感动之真切的地方,就必定要去实践.你把它落实在生命中,你就改变了生命的现实状况,《论语》是一本赞天地化育的书.一个 人要使你的生命回归天地,能够上通千百世下开千百世,就请你读这种智慧之书.因此有福气的人才能够读《论语》,福气大的人多读《论语》,没有福气的人读 《论语》也会增长你的福气.让我们共同来读《论语》!(鼓掌)
  读《论语》渐渐在国内形成风气.我们希望小孩子读大人读,希望中国人读,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读《论语》,希望《论语》成为世界之人共同读的书,就好像基都教新旧约一样已经成为全世界人必读之书.
  其实凡是智慧都是相通的,在同样的高度,这些圣贤是相识而笑莫逆於心的.我们作为平常人虽然没有这样的生命状况,但是要有这种向往.假如我们都有这种向往,我们能够互相尊重讲信修睦,这样世界就和平了.
  做 人也是这样,我们以诚恳的心来面对他人,不仅人际关系归好,还可以得到别人的信赖而且你是一个幸福的人.为什麼你是一个幸福的人呢?因为你的眼光远大了境 界提升了,所有的现实生活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有其所在的位子,我们以智慧来开拓我们的清明,以我们的清明来面对我们的现实的生活,在整个人生的追求中它不足 以妨碍你,一个心量广大的人是绝对幸福的.
  为什麼称为绝对?因为幸福的时候幸福,不幸福的时候还是幸福,你就拿他没有办法了.孔子周游列国恶于陈蔡,孔子的生命还是清净的,他是永远幸福的.颜渊在陋巷,他的生命是清净的,他是永远幸福的.
  我们读《论语》也要有这样的态度,就是向往的态度.我们的心灵一定要有所向往,我们怀著向往的心就更能接触到圣贤的境界.以上就是讲读《论语》的态度.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