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21课鲁迅的课文风筝主要讲了什么,主旨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2:43:08
七年级上册21课鲁迅的课文风筝主要讲了什么,主旨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21课鲁迅的课文风筝主要讲了什么,主旨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21课鲁迅的课文风筝主要讲了什么,主旨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21课鲁迅的课文风筝主要讲了什么,主旨是什么?
这篇作品创作于1925年1月24日.当时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更加腐败,社会更加黑暗.根深蒂固的封建家族制度、伦理道德依然沉重束缚和残酷地虐杀着儿童的精神.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鲁迅先生创作了《风筝》作品,意在启示人们:如不改革整个社会,任何人的“补过”均无济于事,孩子们也绝不会真正获得“春日”的愉快.作品采用倒叙方法,以“风筝”为线索,由北京冬季天空的风筝谈起,指出“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设下悬念.接着回忆故乡放风筝的情景及小弟对风筝的喜爱,为写中心事件作铺垫.中心事件是“我”残忍地毁坏了弟弟躲在角落里偷扎的风筝.在“我”进入中年,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道理后,对这件事深深忏悔.但已没有弥补过失的机会了——小弟已有了胡子,不再迷恋风筝;向他道歉,求他宽恕,而他已全然忘了这件事,所以“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课文结尾呼应开头:“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结构严谨.
1.作品中,“我”的弟弟有没有受过封建思想的毒害?为什么?“我”的弟弟也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这从作品有关描述中可以看出.(1)“我”是哥哥,他从内心深处也认为受“我”管教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虽然他“最喜欢风筝”,却因为“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就只好强忍着放风筝的强烈欲望,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呆看空中别人放的风筝出神.(2)后来终于忍不住偷做风筝,被“我”发现时,他“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也表明“我”的小兄弟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误认为自己玩风筝是没出息的事,所以偷玩,被平时就怕的对自己管教甚严的哥哥发现,因自认有错而害怕异常.(3)也许正是自认没理,所以渐渐淡忘了儿时风筝被毁一事.2.联系全文,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作品最后一段的理解.最后一段又回到现实中的北京冬季.“故乡的春天”标志就是空中的风筝,因此,第一句实际上就如同说”故乡春天天空中常见的风筝又在这北京的天空中了,这既引起“我”对很久以前的儿时的回忆,而这回忆却又带给我无限懊悔而终使人感到悲哀,这悲哀之所以“无可把握”是因为“我虽清楚了产生这种悲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可偏又苦于无法改变.后面一句大意是说:“我不如不看这春天的标志——风筝,躲到严冬中去,以求能摆脱风筝事件所造成的无限懊悔的心情折磨.但是,酿成风筝事件的封建思想,在北洋这阀统治下的现实生活中还十分猖獗,势力强大,令人生寒.启示人们如不改革整个社会,孩子们仍不会获得“春日”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