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化的话题作文6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6:53:49
关于变化的话题作文600字左右.

关于变化的话题作文600字左右.
关于变化的话题作文
600字左右.

关于变化的话题作文600字左右.
我建议你读读《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在天涯在线书库中找),也不长.就可以写得出来了.

小时候,常听大人告诉我说,世界不断在变,所有你周围的东西都不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一辈子的,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太懂,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事物都会变,甚至变得让人完全认不出来了。就好像电影里的变脸一样。
过了几年,我已经懂事了,似乎有一点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好像时间不停的流失一样,尽管发展有快有慢,但它们都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发展的魔力,也是促进它们不断发展的动力。

全部展开

小时候,常听大人告诉我说,世界不断在变,所有你周围的东西都不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一辈子的,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太懂,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事物都会变,甚至变得让人完全认不出来了。就好像电影里的变脸一样。
过了几年,我已经懂事了,似乎有一点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好像时间不停的流失一样,尽管发展有快有慢,但它们都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发展的魔力,也是促进它们不断发展的动力。
长大后,看见周围的来来往往的人和事,而环境也不断在变,我便完全懂得了,发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说吧。不对,若要说杭州的变化,恐怕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了。还是缩小范围,说说文二路这一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吧。
听长辈告诉我,大概在二十几年前,那儿还没有那么多的房子,而多数是农田和坟场,十分的荒凉。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大抵也可以想象得到那时候的情形。
我从小就住在那一带,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由于学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别频繁的在那里走动,在那时候,那条路虽然比起原来要好上许多,但终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弄堂罢了。刮风时灰尘飞舞,眼前一片雾茫茫的,而下雨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里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为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泥。
现在大概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文二路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它像一个成长了的孩子,正在展现着它的魅力。虽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较,但也是有模有样了,路边一家家商店开起来了,然后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马路也变宽了,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一副四通八达的样子。这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着新世纪最显著的变化,代表着杭州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前进。
欣喜,在于变化。

收起

换个房间拿相机,我的口头禅

我家30年的变迁
樵夫
过去老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是说,三十年在历史上可以成为发生很大变化的一个时代。这句话被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验证了,也被我家的发展变化验证了。
在农村改革开放前,我们家在农村就算被人羡慕的上等户。爸爸在城里上班,我在公社上班,我爱人和妈妈在生产队劳动。外面有人挣活钱,家里没人吃闲饭。可是没有显出生活比人家好多少。真正好过还是从...

全部展开

我家30年的变迁
樵夫
过去老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思是说,三十年在历史上可以成为发生很大变化的一个时代。这句话被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验证了,也被我家的发展变化验证了。
在农村改革开放前,我们家在农村就算被人羡慕的上等户。爸爸在城里上班,我在公社上班,我爱人和妈妈在生产队劳动。外面有人挣活钱,家里没人吃闲饭。可是没有显出生活比人家好多少。真正好过还是从1980年以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都不断发生了变化。
衣:30年前,谁家穿衣都比较简单,什么样式、什么牌子,没有人讲究,唯一的标准就是结实就行。所以现在没人爱穿的尼龙化纤的布料,那时可受欢迎了。我平时上班穿的就是蓝咔叽布做的中山装和部队回来的旧军装。我的第一套西服是1987年为接待电视台采访才买的。1980年花了半个月的工资18元钱买了第一双皮靴。(我从1976年到1982年每月工资36元)
食:吃粮不愁曾经是农民最高的奢望。在集体统一分配时,我们村人均口粮只有420斤,其中120斤是小麦,其它是玉米高梁等杂粮。不光细粮少,就是粗粮也不够吃。由于当时没有油水,缺副食,费粮食,不勒点裤腰带真吃不到新粮下来。许多生产队的机动粮实际就是为农民接济口粮用的。那时城里人每月有半斤油票,农民只有靠买肥肉、猪油炼点荤油。为什么说农民买肉愿意要肥的,其实为了炼油。可现在已经反过来了,买肉挑瘦的。记得我1977年由社补干部转正为国家正式干部,每月开始供应半斤油,把我奶奶高兴坏了。现在买啥有啥,没有农民居民的分别。大米白面吃多了,反到想吃玉米面了,闹得老家来人都送玉米面。吃不了只能够再送给邻居。吃油不犯愁了,社区又发计量油壶,为健康让控制吃油。粮食、油不缺了,人倒懒得做饭了。经常找个理由,一家人就出去撮一顿。赶上过年过节,饭店的家宴还定不上。
住:我们家在农村时住了八间房(正房5间,厢房3间),正房是1971年盖的,5间房才买3000块砖,主要是毛石和土坯。杨木的房架泥屋顶,下雨时屋里漏会摆满盆子接水。1988年,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我们全家搬到县城。赶上单位分房,有幸住上了67平米的楼房。从此,冬天不用生炉子取暖,雨天不怕屋漏水。后来我调到市里工作,1998年全家又搬到市里,单位盖宿舍,分了一个90平米的楼房。位置也好,到奥运村的直线距离200米。
行:在7-80年代,县乡以下的出行手段,主要是步行或骑自行车。1966年我在村里任大队会计,去公社开会18里路,就靠两条腿。直到1969年,爸爸才买了一辆旧自行车。1970年我参军走了,爸爸把这辆旧车又卖了。1976年我退伍回来到公社工作,成天下乡,没有车实在不便,攒了半年的工资,公社书记找供销社主任特批,买了我们家第一辆新自行车。红旗牌加重车,在农村使很皮实。后来买车不再要票,同时家里经济也好转了,1998年我们家已经拥有5辆自行车。现在,只有我还是骑自行车,两个女儿接婚后,先后都成了有车族。我计划自己退休后也要买一辆汽车。30年,我们家的出行由两个轮变成四个轮。2002年,我去波兰开会,接待我们的所长,夫妻二人一人一辆汽车,还很羡慕,现在北京这样的家庭可也不少了。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30年的变化还能够比较。实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许多消费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比如,现在儿女为孝敬老人,就不少人陪着出国旅游。在国外的旅游点,中国的老人团快成一景了。处处都说明中国的变化太大了。现在不少年轻人不能吃苦会享福,不会挣钱敢花钱,家家吃喝不愁还不知足。从我亲身经历凭心而论,中国发展到现在真是天翻地覆。
我家这三十年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1979年我们村就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我家是半家户,父亲是包钢合同制工人,母亲一人无力承包责任田就托附给一村之亲戚包了我家的责任田。我家出农业税,秋收分一部分口粮。我们就随父亲暂住在包钢厂区,母亲打零工与父亲一起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和我们三个孩子的学习费用。一日三餐两顿粗粮稀饭,一年才换一身衣服,就这样艰难度日。八年后,政府为了解决像我们家这样的困难特给半家户们落户,我们家从此成了名副其实的城里人,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村生活。我是长子,落户之前就考入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分回故乡工作,1991年调回包头。弟弟们相继考工进入包钢成了一名钢铁工人。
俗话说,农村二亩地城市一间房。虽然我们吃饭不成问题了,但一家五口挤在一间不足30平米的土房里憋屈得很,幸好我们都倒班轮流得不在家。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让改革的步子迈得再大一些,包钢也在加快企业改革的同时全力改善职工的生活水平。1994年父亲分得了一套60多平米的福利房,喜庆之余头痛的事也接踵而至——我们哥仨相差两三岁都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房子给谁住这一问题议论了好一阵子,最后我们弟兄仨决定谁也不住这套楼房留给父母,他们辛苦一辈子不容易就留给他们怡养天年吧。1996年包头地震,紧接着震后重建适逢我国住房改革的实施,包头的住房如雨后春笋般拨地而起。我们兄弟都在新世纪到来之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相继在各自的单位买到了新楼房。从此,一家人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进入21世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的发展观,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同步发展。故乡的山更美了水更清了,故乡的人们也住上了新房,收获了希望。我家所在地高楼林立,街市宽畅,美化绿化,鸟语花香。一个文明、美丽、和谐的包头屹立在祖国的北疆。包头,我的家我的天堂。
这三十年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祖国这个大家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在世界东方,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台海关系的进一步改善让世人刮目相看。所有的中华儿女意气奋发扬眉吐气,每一个人如凤凰涅磐获得了新生,中国人民开始从温饱向小康迈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