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首古文的注释一首是彭端淑的《为学》,另一首是王安石的《伤仲永》.把古文加上,下面是翻译全文,在写出它要表达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7:24:47
求两首古文的注释一首是彭端淑的《为学》,另一首是王安石的《伤仲永》.把古文加上,下面是翻译全文,在写出它要表达的意思!

求两首古文的注释一首是彭端淑的《为学》,另一首是王安石的《伤仲永》.把古文加上,下面是翻译全文,在写出它要表达的意思!
求两首古文的注释
一首是彭端淑的《为学》,另一首是王安石的《伤仲永》.
把古文加上,下面是翻译全文,在写出它要表达的意思!

求两首古文的注释一首是彭端淑的《为学》,另一首是王安石的《伤仲永》.把古文加上,下面是翻译全文,在写出它要表达的意思!
《为学》
  【原文1】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原文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
  一、
  我天资愚钝比不上别人(聪明);我才能平庸比不上别人(有学问).(但是)(我)天天学习,长久(坚持)不懈怠,等到成功了,(我)也就不知道那些愚钝和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他人;我才学敏捷超过别他人;(假如)(我)摒弃(我的聪明敏捷)不用,那与愚钝的人和平庸的人没有不同了.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人(指曾参)才传播下来的.(从这些来看)那么愚笨平庸聪明敏捷的作用,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
  二、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去学习,那么容易的也会变得困难了.
  四川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觉得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那儿?”
  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瓶子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想要雇船顺流而下,还没能成功,你凭借这些就想去那儿?”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经历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四川边境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字词解释:
  为学:做学问,求学.
  资:天资,资质.
  昏:头脑迷糊.
  逮:到,及.
  材:才能.
  庸:平凡,平庸.
  旦旦:天天.
  怠:懒惰,松懈.
  倍:超过.
  屏弃:摒弃,舍弃.
  圣人:指孔子.
  道:思想,言论.
  卒:终于,最终.
  鲁:迟钝.
  用:用处,功用.
  岂:难道.
  常:不变的,固定的.
  鄙:边远的地方;边境.
  语:读四声,告诉.
  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属浙江省舟山群岛).
  何如:如何,怎么样?这里是商量的语气.
  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买:花钱雇用.下:南下,沿着长江往下游走.
  越,到,同“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惭色:惭愧的面色.
  去:距离.
  顾:还,反而,难道.
  焉:加强语气的助词.
  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恃:凭借,倚仗.
  买舟:雇船.
  以:相当于“把”、“拿”、“将”.
  三.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要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就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更要立志而为.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从没见到过读书写字的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仲永感到奇怪,渐渐以宾客的礼节来款待他的父亲,有人用钱财和礼物讨取仲永的诗.他的父亲贪图这样,每天强要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作诗,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又过了七年,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特殊之处已经消失净尽了,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词解
  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
  5.异:对……感到奇怪
  6.借旁近:从邻居那里借来;
  7.与:给;
  8.书:写;
  9.为:题写;
  10.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11.观:欣赏;
  12.自是:从此;
  13.是:这、此;
  14.就:完成;
  15.者:.的地方;
  16.稍稍:渐渐;
  17.或:有人;
  18.宾客:用宾客之礼相待;
  19.邑人:同乡人;
  20.乞:求取,这里指花钱求仲永提诗;
  21.利其然:贪图这样(以此有利可图);
  22.扳:强拉
  23.环谒:到处拜访;
  24.使:让;
  25.从:跟从;
  26.称:相比;
  27闻:名声
  28.泯然:消失的样子.指方仲永的特异之处完全消失了.
  29.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30.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31.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32.固:本来.
  33.文理:文采和道理.
  34.利:以……为利.
  35.可:值得.
  36.秀才: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
  37.谒:拜访
  38.书具:写字的工具,指笔、墨、纸、砚
  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感到十分奇怪,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自己在诗上题写上了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为主题.
  3.自是指物为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别人指定东西就能写诗,马上完成,它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观赏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乡人感到奇怪,渐渐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父亲;有人还用钱来求取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父亲认为这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以前所听说的相符合.
  7.泯然众人矣!
  译:完全成为平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