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陷阱是否存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4:18:47
流动性陷阱是否存在?

流动性陷阱是否存在?
流动性陷阱是否存在?

流动性陷阱是否存在?
——现代经济学学习笔记之六十八 在讨论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时,人们经常提到“流动性陷阱”,以此来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否真的会拉动经济.流动性陷阱很形象地表明流动性在传导中遇到障碍这样一种特殊情况.根据凯恩斯的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即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刺激经济增长. 一、流动性陷阱
笔者留意了一下,流动性陷阱这个概念无论作为一个名词解释还是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极端情况,都是近年来各高校经济学研究生考试的必考题目,也是学习领会现代经济学IS-LM理论的典型题目.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探讨货币政策在什么情况下无效,也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偏好陷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货币政策的作用和经济增长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投资、消费和出口,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去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意味着运用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可能是无效的.因此,围绕流动性陷阱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很大.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在其早期论文中,曾运用若干资料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明确得出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的结论.然而,另两位美国经济学家M.布隆芬布雷纳和T.迈耶同样进行了实证研究,却得出流动性陷阱并不存在的结论.货币主义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则持某种折衷态度.一方面,他否定有流动性陷阱存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市场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因为人们需要货币,而货币需求会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 二、理论假设与前提分析
笔者认为,讨论流动性陷阱不能忽略它的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一是利率自由变动,充分的市场化,利率在引导投资和消费中发挥核心的作用;二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假设,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划分为交易需求、预防动机和投机需求,尤其是投机需求将货币供应与利率紧密连结在一起,使利率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流动性陷阱的理论抽象才得以成立.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货币随时可以作交易之用,随时可以应付不测之需,随时可作投机用,因而人们对货币的偏好成为流动性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对利率的预期是其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就越小,债券需求量就越大;当利率极高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为零. 在以利率为纵轴,货币量为横轴的平面座标图上,货币需求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但在一定状况下,可以用货币需求曲线上与某一最低限度利率水平相对应的一段平行于横轴的曲线来描述流动性陷阱.出现这种情况,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将完全被投机性货币需求吸收,不再会引起利率的下降和投资的增加.这就是凯恩斯首先提出的,由英国经济学家D.H.罗伯逊命名的流动性陷阱.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时受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支配,就是说,它既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M = f(Y,i),My>0,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