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如何面对生存压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5:12:28
中国古人如何面对生存压力

中国古人如何面对生存压力
中国古人如何面对生存压力

中国古人如何面对生存压力
主题讲员:包兆会
  1995年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2001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老师和作家班班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史和庄学研究,兼从事文化研究和社会思想研究.教授《文学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史》、《大众文化美学》等课.兴趣爱好广泛.
  古汉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话是形容女子的,说她命运很差,但心气却很高.这就是说,人要通过对自身命运的理解来缓和生存压力.做到这一点不很容易,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把天命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一些东西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努力也不能达到;第三个层次是,知道不能达到但还是去做,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对命运的理解,一般人认为儒家里有一种积极、抗争的东西.道家则认为命运是注定的,所以道家强调宿命.这就是儒家和道家对命运不同的理解.
  孔子是豁达的,在《论语》里我们看不到焦虑、怨恨等情绪.屈原的怨恨情绪很浓,最后跳江自杀,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有人可能认为这三个人中屈原应是遭受人生痛苦更多一些,好像人生痛苦让他没法承受,所以人生这根弦就断掉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我个人的阅读经验里,他们三人对人生痛苦的理解,或者承受人生的压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高低之分.历史上很多人认为庄子的痛苦比屈原更深.清朝就有一位学者认为,屈原的痛苦无非是他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心没有得到实现,他的痛苦还有个方位;而庄子的痛苦是整个人生,是超越具体时空的痛苦,不是局限在个人的得失上,而是超越个人生命的痛苦.屈原跳江自杀并不是因为他太痛苦了,而是他对自己的命运没有太清楚的认识.
  比较一下孔子和庄子对命运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孔子比庄子在生活层面上更伟大一点,因为庄子消极一些,他沉湎于通过个人努力无法与命运抗争的消极态度里面.孔子就不一样,他主动去承担,倾向于即使“不可为”也要“为之”,这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血气方刚.孔子知道结果,他还是去做.其实孔子的命运是非常坎坷的,据历史记载,他三岁没有了母亲,十七岁没有了父亲,五十岁时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去各国推广自已的理念,实际上他明知行不通,用他的话说就是“天下无道久矣”,但他还是要用一颗悲壮之心去推广,还要去做,论语里说他“惶惶如丧家之犬”.有时几天不吃饭,但他从没有任何怨言.在他六十九岁时唯一的儿子孔鲤死掉了.他受到这么多的打击,但从来没有表现出很多的心理问题.他能认同自己的命运,他对道的追求,他获得了一种价值的启示,他跟自已命运达成了一种和解,即使是怀才不遇,他也能很好地做自己的事.在他看来个人的得失并不算什么,他把个人的得失看作命运的一部分,他把得失放在一个更辽阔的命运里去考察,所以超越了个人的得失.
  这是孔子的思想,也是对我们的启示.如果你对自己的命运有更好的理解,我想会有两个好处,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的渺小和谦卑.有时我们在很多地方上都过不去,那是因为我们太强调个人的东西,如果我们顺服命运的力量,承认自己的渺小和谦卑,就像孔子对自己命运的理解,有些东西你去做但并不会有结果,但他承认这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把这一部分从自己的生活里剔除出去.另外一个是,当我们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就要把这些事放在一个更为广大的背景里去看,象孔子就把很多自己具体的行为放在人生里去考察,这样他就会获得和解.
  这是孔子、庄子、屈原三人对命运的不同理解和对生活的不同的处理,命运对他们生活是一种和解的力量,这是古人对生存压力的消解.所以我想天命在中国古代是很重要的,五四以后我们把中国古代的一些东西都反传统给反掉了.
  下面我来说一下道家的无为.道家比较复杂,老子和庄子区别很大,笼统地讲一下,道家的方式是把欲望降低.生活里我们有很多痛苦,就是因为我们太执着,所以道家提倡把欲望降低.第一个就表现为把期望降低,就是把对事物的期望值降低.例如一个人喜欢一个女孩,他单相思,非常痛苦,如果女孩粗暴拒绝了他,他就会陷在里面出不来,在这种情况下,道家就提倡把赋予事物的期望值降低.你年轻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如果几十年后你再来看这件事,就会觉得幼稚可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这时的期望值和年轻时的期望值不一样,是自身在一个过程中对期望值做了调节.所以道家对追求功利、美色的人非常看不起,因为道家认为这些东西毫无价值,所以就从这个层面跨过去了.另一个层面是,看到事物的不确定性,无规律性.比如我们遇事总会钻牛角尖,出不来,我们就会很偏执、固执.道家就认为宇宙万物会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看一个事物时,看到的是我们看到的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常以无观其妙,以有观其徼…….意思是说我们总看到事物有的一面,而从来看不到事物无限可能的一面,这就提升了我们看事物的境界,看事物的方式.
  道家认为我们看事物时是用我的眼光去看,道家强调以道贯之,这是道家教给我们的方式去看,道是要激活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激活我们处事的方式,就是说我们遇事要换一种方式,不要老是钻牛角尖.这是道家的一种生存机制.我举个例子.陶渊明一生坎坷,他有五个孩子,又不能当官,四十岁归隐,六十岁去要饭.如果把他放在现今的社会,他是个下岗工人,但他写了很多优美的诗篇,他的诗歌境界和他的心灵境界是相同的,他把人生的许多欲望都破掉了,把生活艺术化了.这就是道家的破我执,就是把功利、欲望的东西转换为一种审美的东西,把欲望降低.
  道家的另一个方式是顺应事物,顺应境况,顺应命运去动,学会等待.道家认为"道"的运作是有规律的,它表现在个人的命运、生活里,既然它有规律,它就有时间、有位置、有力量,当我们处身其中时,是解决不了的,所以需要等待.用庄子的话说,要与时俱化.事物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你把眼光老放在一件事物上,事物在动,你老是不动,不放过,没有顺应事物运动,你就会很痛苦.要学会等待,也就是说要寻求自然,不要强求.中国的艺术精神就是自然,在中国绘画里,工笔画是差的,而写意画在艺术等级上是最高的.写意画追求是气韵生动,而工笔画太执着于人为的东西,太过追求人为的东西.所以你看那些得道高手表面看好象不经意,他是顺着整个事物而动的,看上去不显山露水,实际上这个人很高明.这就是道家给我们的一种生命智慧,道家认为你如果对整个生命或整个宇宙彻底了悟的话,回到道里去的话,道会带着你去动,你不要费太多力气生活.
  有人觉得生活很吃力,道家认为你找到一种道,你顺着道走,就会很舒服.就像鱼生活在水里,它是不知道的,他把水当成它的一部分,所以它很舒服.我们在生活中和具体的事物打交道,应该积极参与,而不要被牵制.如苏东坡,他一生大起大落、非常坎坷,但他活得非常豁达,他晚年被流放到海南,但他为什么能做得很好呢?他自己说受道家和佛教影响很深,他说过一句话,意思是:要抱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万物打交道,但不能被万物所控制,一旦被控制,就会让你很焦虑.这是道家无为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顺应整个事物,顺应个人的命运去动,这个我认为也是很积极的,顺应个人的命运和境遇去动.
  道家讲无为,意思是,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万事万物都有道,如社会之道、命运之道、文化之道,关键就是不要抗拒它,而要顺应它、理解它、使用它.这样的话,在中国古人看来,你就是得道了,得道以后你就会活得很潇洒,就像庄子在《逍遥游》里说的,得道之人吸风饮露,……,可以超越一切.这就是道家的无为.
  第三种消解生存压力的方式表现为生活艺术化.现在很多人有钱了喜欢在家里搞装璜,这也相当于生活艺术化.而古人认为生活艺术化无处不在,中国古人对生活有一种更高明的了悟.要达到日常生活艺术化,第一个是心理上要达到跟对象距离化,一个人要从日常的生活里解脱出来,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心远地自偏".一个人淡泊一点,宁静一点就会容易走出来,举个例子,如果你去旅行,坐在甲板上,你发现很大的雾把整个船都笼罩了,有的人就会很害怕,而另一种人感到很美.
  距离化的意思是要把自己和非常功利的社会隔离开,如我们在家里挂窗帘,看书时放点音乐,都是通过外在物让自己从外在喧哗的世界解脱出来.古人造的园林,为什么要造那么多回廊、池榭、亭台、楼阁?就是因为通过这些东西让人进入另一种世界.一幅画为什么要用镜框?都是通过外在物的间隔,来达到心灵的触动.所以我们谈话时也需要一种氛围.古人把生活艺术化无非就是:当一个人焦虑时,通过外在物的调解来让自己恢复与世界的和谐关系.
  我举古人的一个例子:喝酒和旅游.中国古人非常喜欢喝酒,喝酒确实能让我们达到物我两忘,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缓解我们生存的压力或生命的焦虑.实际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消极的,是自己虐待自己的方式.古代文学家喝酒是带有自虐情绪的,所以他们心理问题很多.竹林七贤中的阮藉,他非常喜欢喝酒.一次他和一个人下棋,有人告诉他,他母亲要死了,而他却说要继续下棋.他喝酒,喝了三斗,直喝到吐血.他母亲去世了,别人痛哭流涕,他自己却不哭,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他感觉需要通过醉酒来逃避社会强加给他的种种问题.我认为喝酒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能够让你达到对生活问题的遗忘,让自己物我两忘,但问题并没有解决.
  我觉得比较好的是旅游.其实古人旅游是很苦的,我们今天坐飞机从南京到北京两个小时就到了,古人要走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看古人要出门旅行都很慎重,因为他们很可能在路上就死掉了,他们生活的艰辛是我们不能理解的.他们为什么喜欢旅游?从生活距离化来讲,这有很大的意义.从外在层面上它起到隔的效果,可以给自己一个信号,要去旅游了,可以脱离现在生活的空间,在心理层面上还可以把很多生活的焦虑抛在身后.因为你不断走动,就提供了很多生命的可能性,激发了生命的可能性,随时可能遇到很多事,所以古人很喜欢写游记.
  古人每到一个景点,就会为他提供三种意义,可居可游;可行可望;还有,除了看之外,还有会心一笑的感觉.如王勃去看滕王阁时,有很多感慨,旅游时可能给自己提供一个生命反省的机会.我有一位朋友,有一件事怎么也想不通,后来他去旅游,爬上一座山的最高峰,一下子顿悟了.旅游中有很多东西可以让你反省,如人文景观.你去看孔子,你就会看到他一生坎坷,却活得如此豁达,你可以通过和历史对话,从而给自己一次反省的机会;还有自然景观,也许一个人想不开要自杀,但看到风景美好,感觉到生命的意义,就不自杀了.反省是通过心理环境和外界环境的转换,获得一种省悟的机会.
  总结一下,我讲的三种机制是,对命运的理解与信服、道家的无为、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古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它们来缓解和面对生活的困窘与焦虑.我的结论是,一,我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古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强调通过自身奋斗获得成功.现在的社会强调享乐有理,古人对命运的认同感在现代人那里已经淡化了,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强调个人能力、个人奋斗,要让我们通过个人的能力去索取,而对个人的渺小和谦卑强调不够,我们失掉了古人对命运的认同感,这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问题.二,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里,失去了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古人面对生存压力时,可以从大自然里获得一种启示,获得一种力量来缓解生存的压力,而我们今天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生活在人与人的隔阂里,我们要寻求解脱,可能只有通过自虐的方式来解脱,生命的能量应该往外释放的,但在我们这里去是往内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