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3:23:54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中国水污染的特征
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多,其中城市生活废水约占40%,工业废水占60%.工业废水排放量在近十多年内呈缓慢下降趋势,而生活污水量却在增长.应该指出的是,很多统计数字中没有包括乡镇企业的废水排放量,而在有的地区,它所占的比例是不可忽视的.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年的年度报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增长,人口和产生发展的多重压力,以及花费和农药使用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质量已有较大的下降.在受监测的城市河段中,已有40%的河段达不到最起码的水质标准.
我国地面水水质标准,是按照不同水域、不同功能分成五类制订的.这五类水域及其功能是:
Ⅰ类水体:为源头水及其自然保护区;
Ⅱ类水体:为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水体: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级鱼类保护区,游泳区等;
Ⅳ类水体:为工业用水区,人体不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体: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995年国内对135个城市河段的监测表明,北方河流受监测的河段中,五类和五类以下的河段就占据了70%以上,而达到二类、三类水质标准的河段只有5%左右.南方河段的污染情况略轻,但也有30%以上的河段为五类和五类以下水体,而达到二类和三类水体标准的河段约占40%.可见,北方河流的污染情况要比南方更严重.
(一)地面水污染特征
我国地面水最常见的水污染是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富营养污染以及这些污染共存的复合性污染.
1.有机污染
我国多数污染河流的特征都属于有机污染,表现为水体中COD、BOD浓度增高.例如,淮河全流域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量约36×108m3,带入的COD总量约为150×104t.如此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使淮河中的有机物含量严重超标,溶解氧含量则显著不足,甚至降低到零.据1993年对淮河280个断面的水质监测,发现淮河水质已经不能满足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其中约45%的断面连灌溉水质标准都达不到.1994年更发生了多次水质污染事故,使淮河干流约40%的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因而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并开始大力治理淮河污染,至今已初见成效.
应该注意的是,受到有机污染的河流往往同时接纳大量悬浮物,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有机物,排入水体后先是沉淀至河底形成沉积物.沉积物是水体的一个潜在污染源.
近年来难降解合成有机物污染受到广泛注意,这是一种新的有机物污染.它们即使在十分低的含量下也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危害,如致癌、致畸、致突变.
2.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随废水排入水体后,大多将沉淀至水底,或与有机物螯合成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由于我国对工业合重金属废水的排放控制较早,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水体重金属污染面积不大.
3.富营养化
中国主要淡水湖泊都已呈现出富营养污染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它们接纳了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使水体溶解氧降低、水质恶化.例如,滇池是著名的高原湖泊,原来是昆明市的饮用水源,但同时也是污水的受纳体,监测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滇池水质已只能满足灌溉水质的要求.滇池内湖中水葫芦覆盖面积和生长厚度逐年增加,内湖外湖中都出现了蓝藻滋生的现象,原来的旖旎风光变成了一片污秽.
中国沿海海域同样呈现出严重的富营养污染现象.渤海、东海、南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都曾经出现赤潮,而且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加.以渤海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前,曾出现过3次赤潮;70年代出现赤潮次数为9次;80年代增加至74次;1990年1年内即发生了34次;1998年发生了22次;1999年7月3日,出现了1500km2面积的严重赤潮,7月15日更扩大到了6500km2.可见海洋污染的不断发展,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二)地下水污染特征
中国地下水水质下降主要表现为硬度和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局部地区发现了较严重的油污染,也存在痕量有机物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