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之二: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语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5:23:16
语言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之二: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之二: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之二: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之二: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语言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语言精练就是指教学语言要少而精.语言精练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和简明扼要地表达主要观点、重点、难点.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说或详说,并要说得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不精练,拖泥带水,夸夸其谈,华而不实,都影响课时的充分利用.有些教师主观上也想抓住重点,释疑解惑,启发诱导,但往往由于驾御语言的水平较低,讲课时旁征博引,毫无目的的肆意发挥,结果教师讲的天花乱坠,而学生却不解其意.而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则非常重视锤炼教学语言,他们紧扣教材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言简意赅,有的放矢.这样能腾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和练习,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李如密曾说:可以说逻辑性和系统性是教学语言的深层结构力量,好比是建筑物里的钢筋.教学时,教师忽略了所教内容间的有机联系,那么每节课不是概念的罗列,就是观点的组合,当然显得单调枯燥,呆板无趣,倘若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间的内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教学,就能层层深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抑扬顿挫
语言的节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情况,合理的控制语言速度的缓急.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是一堂课的开始,因为学生课间休息,精神松弛,有的没有很好的预习、复习,害怕老师提问而精神紧张.此时,教师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导入新课,课堂语言都宜慢,就像汽车轮船刚刚启动,有一个逐渐导入轨道航向的过程.当学生情绪已调动起来,思维进入正常轨道时,语言和教学进度可逐渐加快.当教师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由于这些内容输入学生的大脑需要有一个处理转换的过程,这时的语言又宜慢不宜快.当教师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时,此时的教学语言又宜快不宜慢.当教师为了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力和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语言的能力或强记能力时,又可以适当加快语言节奏.总之,不能只顾自己讲,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说话过快,学生没有思考时间;说话过慢,又满足不了学生求知欲望.
声调变换直接关系到讲课的效果.总是平淡低沉的声调或是慢慢吞吞的声调,使课堂气氛太沉闷,往往会起到催眠曲的作用.相反,总是高亢震耳的声调,影响学生思考、品位,容易引起疲倦.好的声调节奏,完全是为了适应学生听觉的需要,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增强语言的艺术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顿挫,也叫停顿.这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必不可少的手段.讲课中,适当停顿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体现语言的结构和教师的感情.它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教师所讲的事理,在停顿间隙进行思考、消化.停顿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种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停顿;二是为了加强逻辑性、层次性而停顿;三是为突出重点、难点而略加停顿;四是为强化高潮,使高潮进一步升华而停顿.
总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变换语调,或高昂,或低沉,适当运用停顿,使语言节奏抑扬顿挫,从而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语言的趣味性是使教学语言产生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幽默是教师智慧、学识、机敏、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幽默风趣的语言能缓和紧张气氛,缓解对立情绪,创造一种使师生双方心理舒畅的教学环境.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有这样一句名言:倘使一个人不懂得什么叫幽默,那他就不会有大的出息,纵然具备天然的禀赋,也算不上真正的聪明.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但会给学生增添快乐,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而且也会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诱人的魅力.因此学生非常欢迎具有幽默感的老师.
四、课堂教学语言的音量要适中
课堂的音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音量过大,超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使他们听来刺耳,不舒服,甚至产生厌烦心理,造成听课情绪低落.音量过小,学生听来吃力,得不到有效的感知,同样会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一般来说,讲课的音量以使教室里任何一个座位上学生都能听清教师的声音为准.但在一堂课中不能始终保持一个音量,因为人的听觉系统对于来自外界的单调乏味的单项刺激有一中本能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不安、厌烦和抵触情绪,使刺激效应减弱、消失.要防止这种厌烦情绪的产生,音量就要有高低轻重之分.当需要强调某一概念或原理中的关键字词时,当学生思维出现疲惫,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可适当的增加音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振奋精神.当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全部调动起来时,可适当降低音量.总之,政治教师要科学地掌握音量,一切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那么,他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一定能达到.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操作问题,它是教师的世界观、政治倾向、道德观念、思想感情、理想情操、知识积淀、及言语环境诸因素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