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臣讽谏君王的故事 好几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4:55:58
历史上大臣讽谏君王的故事 好几个

历史上大臣讽谏君王的故事 好几个
历史上大臣讽谏君王的故事 好几个

历史上大臣讽谏君王的故事 好几个
魏征劝谏唐太宗,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房玄龄、杜如晦也是太宗时期的两大谏臣.
  贞观元年,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这一年的九月,唐太宗对朝中官员论功行赏.结果,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名列第一,得到了重赏.
  封赏完了以后,唐太宗说:“今天论功行赏,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讲出来.”
  淮安王李神通说:“陛下,臣带兵打仗,舍生忘死,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端坐朝中,舞文弄墨而已,功劳却排在最前面,臣心里不服.”
  唐太宗说:“你们是有功劳,但房玄龄运筹帷幄,把握全局,你们只是具体执行而已,所以他功劳最大,当然应该排在第一.”
  淮安王李神通惭愧而退,其他大臣也无话可说.
  房玄龄为人非常谦虚谨慎,对于论功行赏的事深感不安,便对唐太宗说:“陛下将臣排第一,臣心里很不安.”
  唐太宗回答说:“从前汉高祖封赏大臣,萧何在最前面,你就像是朕的萧何,功列第一,理所应当.王者公正无私,才能得人心.朕和大臣们每天吃的穿的,都来自于百姓,所以设官定职,也是为了百姓.国家理应重用、优待贤能的人,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出力,也使全国上下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今天就是依照这样的一个原则,而不是根据某个人的喜好.你当之无愧,就不要再多说了.”
  2.有一天,唐太宗与房玄龄讨论为政之道,房玄龄说:“政策应该宽松公平,执行则要严格公正.官员们都要竭尽所能,尽职尽责.对人不要求全责备,不要以己之长去衡量他人之短.”
  唐太宗说:“你说得对,你也正是这样去做的.”
  房玄龄回答说:“臣一定遵照陛下的旨意,尽心效力.”
  邹忌讽齐王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魏征劝谏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