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狐杀祁黄羊的父亲详细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22:05:54
解狐杀祁黄羊的父亲详细点

解狐杀祁黄羊的父亲详细点
解狐杀祁黄羊的父亲
详细点

解狐杀祁黄羊的父亲详细点
苏教版的这个故事不可能来源于《吕氏春秋》,只可能来自于《左传》或《新序》,因为《吕氏春秋》明确指出解狐出任南阳令,《左传》和《新序》的说法倒和课文大体一致.但课文有一点我非常不解,作者是从哪些史料得知解狐是祁奚的杀父仇人?这个细微末节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评祁黄羊为公.虽然说春秋时儒家学说尚未取得统治地位,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雏形总是有的.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要祁黄羊举荐杀父仇人,就算春秋时人认为他公忠体国,但这件事情在理教盛行时又将如何评价?在宋明清时如何评价?这是讲不通的,这也是我们现在课堂上争论的根源所在.古人实际上一直把这件事作为公平的典范.在唐代《艺文类聚-人部-公平》中明确把它作为典范指出来.只是古人只记述谢狐与祁奚为雠,其余信息语焉不详.如果改编者未作考据,随意指解狐是祁奚的杀父仇人,则读者学生不能得到正确解读没什么好奇怪的.
课文的主旨是很好的.由于对史实的争议影响到课文的解读是很可惜的.
从另一方面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有一个成语叫”言必有据“,与之相对立的称之为”信口开河“,这些,我们为人师者不可不慎.
与这种美德相对立的坏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伪书泛滥,伪托之作更是洋洋大观.陆象山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竟然被当代某些人引作低劣学术的护身符,在当代,考据训祜是越来越没市场了.这样的恶果就是所谓的现代解读改编硬伤比比皆是,无语.
祁黄羊真是无辜的.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教这一课时学生提出异议,我会把《吕氏春秋》,《左传》,《新序>(从课文内容看,我觉得课文倒像是从〈新序〉改编的,但〈新序〉很少有人用啊,臆测可能是二手资料改的)的相关内容讲给学生听,告诉他们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祁黄羊留下了怎样的足迹,相信学生会得到正确解读的.为了进一步讲解课文的主旨“公平”,还可以把〈艺文类聚〉中更多的事例讲给学生听.如果教师可以有更大的主导权的话,我会给学生讲下面的故事: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史实明确而无疑义,同朝为官互有嫌隙也是正常现象,“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更是当前红遍书店的管理学必读,淝水之战,以弱胜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是当今红遍书店的军事类著作的典范,讲者洋洋洒洒,听者欢喜跳跃,“不以爱憎匿善”主旨清晰,传道授业皆大欢喜,心向往之,噫,明日不教这让人劳神的“情景数学”,改行教“快乐语文”,误人子弟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