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死后车夫会想些什么?100字1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2:58:5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死后车夫会想些什么?100字100字以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死后车夫会想些什么?100字100字以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死后车夫会想些什么?100字
100字以上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死后车夫会想些什么?100字100字以上
看过太多关于鲁迅的评论,有赞誉的,有批判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无法堵住部分人的“破口大骂”,更不能也不会压迫大多数人的赞誉美词,有的只是自己的观点,对鲁迅的那点想法,决不是像以上两者的那种偏颇的绝对的观点.向来坚持用马克思的“两点论,两分法”去看待任何事情,不论是鲁迅这位文坛大家,还是对待生活的点滴小事,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任何研究性的东西,都要从作者本人的作品人手,所以,看别人的论著只是一个借鉴性的东西,不构成自己的基本观点,毕竟,每个人的理解角度和理解深度不一样.哲学有云: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同样,鲁迅是一个人,一个具有哲学思维的人,他的哲学观点开始就注定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班驳陆离的,看过《文化偏至论》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鲁迅先生提出的想法是可取的,是先进的.全文总的说来是对洋务运动和改良主义的批判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具体吸收问题.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文中鲁迅所提到的“捂物质而张灵明,重个人而排众数”的观点,从这个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观点是“非物质”和“重个人”.
用唯物论的观点来解释,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在利用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时候是不可取的,盲目的夸大了个人的能力,早已证实是不科学的.当然,那时候比较盛行的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在这种观点中,鲁迅虽然能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和辨证方法论来观察自然界,却做不到用来认识社会历史现象.他还没有真正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他是一个非阶级的人,他的思想和生命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即使是后来胜利的解放中国的共产党,所以他不能用阶级的观点分析问题,这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现.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没有长久的君主,也没有永远的臣民;有的是光怪陆离的形形种种历史风云变化.时代不允许他去站在某个阶级的立场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许,他的归宿不是他自己,不是某个失败或者成功的政府,也不是我们的人民,他的血液和思想已经延续到整个中华民族了,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发掘他的无限高度的民族精神.
谈到鲁迅的民族精神,我就想到他的“立人”思想,所谓“立人”,立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所有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鳏寡孤独,都可能成为立人的对象.在鲁迅的文章《坟》中,他所提出的一种“别立新宗”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是他不停的寻找,不断的探索,去找寻和呼唤“精神界的战士”.他希望能找到一种终极的思想,这种思想必须是全新的富有价值的,能给二十世纪的中国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动力.立人的核心和本质是要追求一个“个体的”与“精神的”自由的价值理念.这个理念所能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是能解放自己的方法.我们应该看到,文人毕竟是文人,他们有无限的遐想,他们有完美的思想和理想,他们可以在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幻想出一个“大同”的世外桃源,或者是一种超前的思想,可惜的是,他们不是政治实践家,他们对政治太过于陌生和感性,政治的艺术在文人看来,都是卑鄙的伎俩,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文人和政府存在一种“悖论”,骂之恨之,但是,又有一种不离不弃的感情!鲁迅似乎逃离了这种不利的境地,变得与众不同,好酒好菜的招待扭转不了鲁迅的漫骂,是什么就是什么,该骂的还是要骂的,这就是鲁迅为何被人称之为“异类的动物”.
上述的只是鲁迅精神的大海拾遗,不是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我想,对鲁迅精神的认识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的,那种精神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空中,呼入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活着的理由,但的确深入到我们的血液深处,影响着一代代“精神领域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