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离心合成词和向心合成词拜托各位大神最好给个双语的答案(《英语语言学》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0:08:32
什么是离心合成词和向心合成词拜托各位大神最好给个双语的答案(《英语语言学》问题)

什么是离心合成词和向心合成词拜托各位大神最好给个双语的答案(《英语语言学》问题)
什么是离心合成词和向心合成词拜托各位大神
最好给个双语的答案(《英语语言学》问题)

什么是离心合成词和向心合成词拜托各位大神最好给个双语的答案(《英语语言学》问题)
查看文章 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2007-10-09 09:14 2.6.2汉语语法学界对布氏理论的误解 误解之一:把布氏的“词汇形式”意义上的“词”等同于“词位”意义上的“词” 布氏作为确定“形式类”基础的有两个因素:词汇形式和特定的句法结构.上文说过,这种 词汇形式有两个内涵:一是含有形态形式及相应的范畴意义,二是不限于词,也包含短语和 语素.汉语语法学界在讨论布氏的“向心”、“离心”结构理论时,主要着眼的是“词”. 但是即使仅仅局限于“词”,那么布氏理论体系中作为合成短语构成基本单位的“词”也与 汉语语法学者所使用的“词”性质迥然不同.换言之,我们通常所说的“词”是尽可能地把 类似构形上的语法意义排除出去的结果,是传统语法意义上是“词”.这种“词”在今天看 来至多只是“词位”(lexeme).把这种意义上的“词”作为一种语言语法体系中最小的句 法单位未尝不可.在欧洲传统语法学的两千多年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是这样做的;而 汉语语法自《马氏文通》以来的传统语法学家在构建自己的语法体系时也无一例外地把这样 的“词”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以这种“词”的观念来理解布氏 “向心”、“离心”结构理论的实质,甚至以此为基准来评价布氏这一理论的优劣. 误解之二:把“形式类”等同于“词类”(parts of speech)或词位的“分布类” 即使不考虑“词”这个术语在概念上的不同,那么把布氏的“形式类”概念与我们的“词 类”观念挂起钩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失误.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界在词类问 题上多有争议.但不管争议有多大,我们的词类观念都在“意义”类和“功能”类之间徘徊 不定.撇开“意义”类不谈,仅就“功能”类来看,通行的“词类”观念无非是“典型”功 能类还是“综合分布”类之间的差别.不过,这两种词类观所说的“词类”都是建立在多位 置或多功能的基础上的,与布氏理论体系中的“形式类”都不是一回事.可是,我们在运用 布氏的“向心”、“离心”结构理论来分析汉语乃至对该理论加以评价之时,除施关淦 (1988)注意到布氏的“形式类”与“替换”操作密切相关以外,其他绝大多数学者都把布 氏的“形式类”误解为“多功能”类或“综合分布”类了. 就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文献来看,汉语语法学者所主张的“综合分布”观应该是源自Harris (1951).Harris的这种理论作为对布氏理论的一种发展,其实质是对布氏“形式类”的进 一步概括和提炼,但在概括和提炼的过程中,确定“形式类”的主要标准已经由“替换”操 作转化为“分布”标准了,同时作为布氏确立“形式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的“特定的句法 结构”也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就导致了一系列连Harris本人也始料不 及的结果:先是认识到这种分布类不可能与句子(作为实际话语一部分)的构成成分有效地 对应起来;其次是为了维持应有的对应,就不得不进行话语分析以便在充分估量话语因素影 响的前提下通过变换操作从结构上复杂多变的语句形式中导出能够与分布类统一起来的“核 心句”;不过,完全出乎Harris预料之外的是,“变换”以及“核心句”观念的提出却催生 了一度被学术界认为几乎摧垮整个描写主义语言学主要理论基础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这也 从一个侧面说明,一旦跨过词组这个句法层级而把 “分布”理解为词语在句子之中尤其是 具体的句子之中的分布,那么 “综合分布”观即使对英语之类的西方语言来说也会给词类 划分带来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 误解之三:“形式类”相同或“功能”相同不受特定结构或特定位置的限制 在布氏的理论体系中,“形式类”或“功能”的异同都是相对于特定的句法结构中的特定位 置而言的.离开特定结构的特定位置,很难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形式1是否同属于一 个“形式类”或是否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对布氏来说,“施事-动作”结构之所以是离 心的,主要是因为整个结构既不像主格词语那样能出现更大的“施事-动作”结构的施事位 置上,也不像定式词语那样能出现在更大的“施事-动作”结构的“动作”位置上.而poor John作为一个“特性-实体”结构,其所以被归入到向心结构之中,那是因为这个合成短语 可以像其中的John一样出现在更大的“特性-实体”结构的“实体”的位置上:little poor John.但是,我们在讨论汉语的具体的短语属于向心结构还是离心结构这类问题上几 乎无一例外地离开了布氏的这一基本理论内涵,总是希望短语与充任其直接成分的词语在所 有的结构体中或至少是一系列比较典型的结构体中,都能始终维持在词性或功能上的或同或 异.其结果就是布氏的理论不适用于汉语的句法结构描写,需要修正(朱德熙1984)乃至修 改(陆丙甫1985). 当然,布氏的理论本身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一点布氏本人已经有所认识.在讨论完“向 心/离心”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之后他就马上提醒我们: 然而,假使我们把milk或fresh milk这样的一个形式跟修饰语this连在一起,那么合成短语 this milk或this fresh milk的功能和中心语就有点不一样,因为合成短语不能跟good, sweet这样的一些修饰语连在一起:this milk或this fresh milk的结构是部分封闭了的 (partially closed).事实上,前面只有加修饰语all才有可能,如all this milk或all this fresh milk.在修饰语all加上去之后,这个结构就是封闭了的(closed):不能再有 这种类型的修饰语(形容词)加上去了. 布氏的这段话简单地说来就是:封闭性向心结构短语,其整个功能并不同于其中心语或核心 词,半封闭性向心结构短语也只是在有限的更大的同构组合中与其中心语或核心词功能相 同.对于这样的结构短语,其向心或离心归属问题当然不能拘泥于严格的“形式类”或“功 能”异同的标准来加以鉴别的.总而言之,并非所有的向心结构其整体功能都与中心语或核 心完全一致,因此“向心/离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