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和元忽必烈两个人在统治时都有进行改革,讲下两个人改革的区别和相同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1:20:54
北魏孝文帝和元忽必烈两个人在统治时都有进行改革,讲下两个人改革的区别和相同点

北魏孝文帝和元忽必烈两个人在统治时都有进行改革,讲下两个人改革的区别和相同点
北魏孝文帝和元忽必烈
两个人在统治时都有进行改革,讲下两个人改革的区别和相同点

北魏孝文帝和元忽必烈两个人在统治时都有进行改革,讲下两个人改革的区别和相同点
共同点:他们都强调要用儒学治国,要行汉法,变过去的那种游牧政策为定居农业的政策,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禁止自己民族的人非法侵占广大汉人的合法耕地.
区别:孝文帝的政策主要后来演变为均田制,被后世的隋唐两代所使用;而元朝的政策朝令夕改,没有多大使用价值.元朝在行汉法这方面长期不能有始有终,结果导致蒙古和汉族对峙,为元朝灭亡种下祸根;而北魏能做到变法政策的持续性,结果使民族大融合,为最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北魏在变法方面能大力反腐,坚持执法公正,打击巧取豪夺的富士巨贾;而元朝竞相腐败,互相倾轧,法律成了一纸空文,连宰相阿合马也贪污腐败.

改革汉化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心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

全部展开

改革汉化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心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第一: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第二: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
第三:公元496年,下令改鲜卑复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贵族同汉家世族通婚。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
第四,在鲜卑中建立门阀制度,把汉族地主的门阀制度推广到鲜卑族当中去。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
第五,改鲜卑官制、法律、礼仪、典章为汉制,革除鲜卑旧制。孝文帝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北魏政权得以巩固。
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还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忽必烈推行一种二元政策,该政策的方位是取决于人们把忽必烈看成(或者他自认为)是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大汗呢,还是把他看成中国19个王朝的继承者、天子呢。从蒙古人的观点来看,他在原则上(如果不是在现实中)始终如一地维护了成吉思汗帝国精神上的统一。作为至高无上的汗,即成吉思汗和蒙哥统治的继承人,他坚持不断地要求成吉思汗各大封地的服从,每一块大封地都成为一个自治汗国。为强制使窝阔台家族和察合台家族作出这种服从,他的一生是在蒙古的战争中度过的。波斯对他来说只是他的帝国的一个省,那儿由他的弟弟旭烈兀统治。在他的眼中,波斯汗——旭烈兀(1256-1265年在位)、阿八哈(1265-1281年在位)和阿鲁浑(1284-1291年在位)——只是一些从属的汗,即高级总督伊儿汗,他们要得到他的任命,并与他保持密切联系。忽必烈这个拥有全中国的人,原则上是突厥斯坦和蒙属俄罗斯的宗主,以及伊朗事实上的宗主,确实如马可·波罗所说,是真正的“大君主”,“从亚当时代至今,世界上曾有过的、统治着人民、土地和财富的最强大的君主”。
当忽必烈在亚洲的其他地区成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时,在中国,他企图成为19个王朝的忠实延续者。其他的任何一位天子都没有像他那样严肃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他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宋朝灭亡后,他不仅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在征服土地之后,他也完成了对人们头脑的征服,他想获得的最伟大的名声也许不是“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征服全中国的人”,而是“第一位治理中国的人”。
交通问题,对这个庞大帝国的行政和物资供应是如此重要,受到了他的密切关注。他修复帝国道路,并在可能栽种的道路两旁种上树遮阳,在每隔一定的距离上建商旅客栈。20多万匹马分发给各驿站,用于帝国邮政。为保证北京的粮食供应,他修复和开通了大运河,使大米经运河从中国中部运往都城。为了备荒,他恢复了国家控粮的政策,这一政策在中国很早就制订起来,在北宋统治时期,著名的王安石使之完善。在丰年,国家收购余粮,贮藏于国仓。当荒年谷价上涨时,开仓免费分发谷物。还组织了公众救济。1260年法令要求地方长官对老学者、孤儿、病弱者提供救济。1271年的又一道法令号召建医院。这些措施除了受到中国行政传统的影响外,很可能在忽必烈的头脑中还受到佛教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显然很强烈。稻米和玉米是定期分发给急需的家庭。马可·波罗说,忽必烈本人每天就要接济3万穷人。
忽必烈行政管理中唯一不足的是财政方面。在宋朝的各种制度中,忽必烈发现了“钞”,或者说纸币的用途。他把钞票引入流通领域,并使它成为财政的基础。1264年,他颁布了一条法令,公布了用纸币来计算主要商品的价值。他的第一任“理财”大臣是不花刺的穆斯林赛夷阿札儿(Sayyid Ajall,死于1279年),他似乎把钞票的发行维持在合理的限度内。随后继任的几位大臣们开始轻率行事,先是河中费纳客忒〔前苏联塔什干西南〕人阿合马(死于1282年),后是畏兀儿人桑哥,他们两人实行无限制的通货膨胀政策,使钞票贬值。在聚敛钱财时,他们采取多次兑换钱币的方式和建立了重利专卖的办法。阿合马于1282年被暗杀,他死后受到忽必烈的贬责。桑哥因贪污被处死(129年)。在忽必烈的统治之后,为了阻止原钞票的下跌,有必要发行新的钞票(1303年),这次是轮到新币贬值了。

收起

北魏孝文帝和元忽必烈两个人在统治时都有进行改革,讲下两个人改革的区别和相同点 忽必烈和成吉思汉的什么人.忽必烈是成吉思汉的什么人?两个人是什么关系. 中国皇帝排名入围的有:秦始皇,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光武帝,孙权,刘备,(两晋么~),北魏孝文帝(南北朝太混乱了),杨坚,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他弟),宋孝宗(还有金),忽必烈,朱元 忽必烈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政治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什么作用 秦始皇 和汉武帝 的功绩 和 北魏统治 的措施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秦始皇 和汉武帝 的功绩 和 北魏统治 的措施 4点 东晋和北魏之间是否曾发生战争 如果是 东晋是否威胁到北魏的统治?如题 某本书上写东晋的入侵威胁到北魏统治 想知道准确与否 孝文帝改革规定必鲜卑姓氏必须改为汉姓,可是北周皇室为什么不改姓氏,继续姓宇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就是改汉姓,他自己也改姓元.北周王室的祖先肯定在孝文帝的统治下,为什么他 清朝统治的建立与历史上的北魏.辽.西夏.金.元等政权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地是 A接受汉族前进文化 B 巩固鲜卑贵族统治 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地是 A接受汉族前进文化 B 巩固鲜卑贵族统治 c恢复和 我们既肯定元世祖忽必烈的统治,又肯定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吗?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 北魏孝文帝的历史和改革内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哪一历史时期 忽必烈巩固统治的举措有哪些,产生什么影响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中国是什么王朝统治时期? 忽必烈巩固统治的举措有哪些,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