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徽草堂笔记》卷十六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6:26:32
《阅徽草堂笔记》卷十六翻译

《阅徽草堂笔记》卷十六翻译
《阅徽草堂笔记》卷十六翻译

《阅徽草堂笔记》卷十六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 卷十六·姑妄听之二【白话译文】
  神不能决
  天下事,情理而已,然情理有时而互妨.里有姑虐其养媳者,惨酷无人理,遁归母家.母怜而匿别所,诡言未见,因涉讼.姑以朱老与比邻,当见其来往,引为证.朱私念言女已归,则驱人就死;言女未归,则助人离婚.疑不能决,乞签于神.举筒屡摇,签不出.奋力再摇,签乃全出.是神亦不能决也.辛彤甫先生闻之曰:“神殊愦愦!十岁幼女,而日日加炮烙,恩义绝矣.听其逃死不为过.”
  天下的事,无非是情、理两方面而已,然而情与理有时候也会互相冲突.我们村有一个当婆婆的,总是虐待她家的童养媳,手段可谓惨无人道.童养媳受不了,偷偷跑回了娘家.娘家妈可怜女儿,就把她藏了起来.婆家来人找,娘家人谎称没见过,于是婆家告了官,两家打起了官司.有个姓朱的老头儿与童养媳的娘家是邻居,那个当婆婆的认定他知道真情,想请他出庭作证.朱老头私下琢磨:把童养媳回娘家的事说出来,等于置人于死地;如果谎称她没回来,又等于助人离婚.他犹豫不决,就去向神明求签.他举着签筒摇了半天,一根也没甩出来.用力再摇,所有的签全甩了出来.看来,神明对此事也难于决断.辛彤甫先生听到此事后说:“这神也太昏愦了.一个十岁的幼女,天天用烧红的火钳来烫她,早就没有什么恩情关系可言了.容许她死里逃生,不算过分.”
  梦见他人之诗
  戈孝廉仲坊,丁酉乡试后,梦至一处,见屏上书绝句数首.醒而记其两句曰:“知是蓬莱第一仙,因何清浅几多年?”壬子春,在河间见景州李生,偶话其事.李骇曰:“此余族弟屏上近人题梅花作也.句殊不工,不知何以入君梦?前无因缘,后无征验,《周官》六梦,竟何所属乎?”
  举人戈仲坊在乾隆四十二年参加乡试,梦中到了一处,见屏风上题写了几首绝句.醒来还记得其中两句:“知是蓬莱第一仙,因何清浅几多年?”乾隆五十七年春天,他在河间遇见景州人李某,偶然说起这事.李某惊道:“这是近人给我族弟家的屏风上题写的咏梅诗,句子一点也不出色,不知为什么入了你的梦.”这事事前没有什么因缘,事后也没有任何应验.《周官》记载梦有六种,这样的梦到底归入哪一类呢?
  雄鸡卵
  《新齐谐》(即《子不语》之改名)载雄鸡卵事,今乃知竟实有之.其大如指形,顶似闽中落花生,不能正圆,外有斑点,向日映之,其中深红如琥珀,以点目眚,甚效.德少司空成,汪副宪承霈皆尝以是物合药.然不易德,一枚可以值十金.阿少司农迪斯曰:“是虽罕睹,实亦人力所为.”以肥壮雄鸡闭笼中,纵群雌绕笼外,使相近而不能相接.久而精气抟结,自能成卵.此亦理所宜然.然鸡秉巽风之气,故食之发疮毒.其卵以盛阳不泄,郁积而成,自必蕴热,不知何以反明目.又《本草》之所不载,医经之所未言,何以知其能明目?此则莫明其故矣.汪副宪曰:“有以蛇卵售欺者,但映日不红,即为伪托.亦不可不知也.”
  袁枚的《新齐谐》(即《子不语》一书的改名)载有雄鸡生蛋的事,如今才知道竟实有其事.这种蛋有手指肚那么大,样子像是福建的花生米,不是正圆的,上面有斑点.把它对着太阳看,蛋中是深红的琥珀色.用它点进眼里治白内障很有效.工部侍郎德成、按察副使汪承霈等人都曾用公鸡蛋配药.但它不容易弄到,一个蛋价达十两银子.户部侍郎阿迪斯说:“这种蛋虽然罕见,但也是人力造成的.把肥壮的公鸡关在笼子里,笼外放一群母鸡,使它们能够相近但不能交配.时间一长,公鸡的精气凝结郁积,便生成鸡蛋.这从道理上也讲得通.不过鸡属巽,巽为风,所以吃鸡容易引发毒疮.公鸡蛋是因为强盛的阳气得不到发泄郁积而成的,自然蕴含热毒,不知为什么反而能明目.而且《本草纲目》中没有这种记载,医家经典中也没有论及,人们是怎么知道它能明目的呢?这些都弄不清楚了.汪承霈说:“有人用蛇蛋假冒公鸡蛋出售骗人,但蛇蛋对着太阳照里面不红,根据这一点就可判断是假冒品.”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变鸡生蛋偿债
  沈媪言:里有赵三者,与母俱佣于郭氏.母殁后年余,一夕,似梦非梦,闻母语曰:“明日大雪,墙头当冻死一鸡,主人必与尔.尔慎勿食.我尝盗主人三百钱,冥司判为鸡以偿.今生卵足数而去也.”
  次日,果如所言.赵三不肯食,泣而埋之.反复穷诘,始吐其实.此数年内事也.然则世之供车骑受刲煮者,必有前因焉,人不知耳.此数之狡黠攘窃者,亦必有后果焉,人不思耳.
  沈老太说:村里有个赵三,与母亲一起在郭家做工.母亲死了一年多后的一个晚上,赵三躺在床上,像做梦又不像做梦,听见母亲说:“明天下大雪,院墙外会冻死一只鸡,东家肯定会送给你,你千万别吃.我曾偷过主人三百文钱,阴间官府判我变鸡还债.现在生的蛋已经够卖三百文钱,我将离开这里了.”第二天,果然一切都像她所说的.赵三不肯吃那只鸡,哭着将它埋掉.主人反复追问,赵三才说实话.这是近几年的事.由此看来,世界上供人骑和拉车的马牛,供人吃受屠宰烹煮的鸡猪等,前一辈子必定欠了这些人的债,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这些奴仆狡猾偷窃,下辈子也必遭报应,只是他们没有好好想想而已.
  卖假药尽孝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证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竟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踊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乃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惜人往风微,无传于世.余作《滦阳消夏录》诸书,亦竟忘之.癸丑三月三日,宿海淀直庐,偶然忆及,因录以补志乘之遗.倘亦潜德未彰,幽灵不泯,有以默启余衷乎!
  我十一、二岁时,听堂叔灿若公说:老家有个姓齐的人,因犯了罪,被罚往黑龙江戍守边关,已经死在那里几年了.他的儿子长大后,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可家境贫寒,不能如愿,为此,他终日忧愁不已.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豆子,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把豆子研成细末,用水抟成丸,外面挂了一层赭石色,看上去像是药丸.然后,他带着假药丸,谎称卖药的奔赴黑龙江,一路上,就靠骗几文钱糊口.可也怪了,沿途凡吃了他的药的,即便是重病也会立即痊愈.于是人们争相转告,使他的药卖出了好价,终于,他靠着卖药的钱到达了戍地,找到了父亲的遗骨,用一个匣子装好,然后背着匣子踏上归程.归途中,他在丛林里碰上了三个强盗,慌忙之中,丢弃了钱财,只背着骨匣奔跑.强盗以为匣子里装有宝物,就追上去抓住了他.等打开匣子见到骨骸,感到十分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强盗听后,深受感动,不仅退回他的财物,还赠了他一些银钱.他急忙拜谢.忽然,一个强盗顿足大哭道:“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哇,诸位保重.我也要到甘肃去收父亲的遗骨了.”说完,他挥了挥手,奔西方而去.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回家与妻子告别,他连头也没回,这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的结果呵.可惜,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齐某之子的义行未能流传开来.我曾作《滦阳消夏录》诸书,也忘掉收录了.癸丑年三月三日,我住在海淀值班的地方,偶然想起了这件事,便记录下来,以补充地方志记载中的遗漏.这或许是因为孝子的德性埋没,他的灵魂没有泯灭,所以暗暗提醒了我吧?
  狐媚老翁
  李蟠木言:其乡有灌园叟,年六十余矣.与客作数人同屋寝,忽闻其哑哑作颤声,又呢呢作媚语,呼之不应.
  一夕,灯未尽,见其布衾蠕蠕掀簸,如有人交接者,问之亦不言.既而白昼或忽趋僻处,或无故闭门.怪而觇之,辄有瓦石飞击.人方知其为魅所据.久之不能自讳,言初见一少年至园中,似曾相识,而不能记忆;邀之坐,问所自来,少年言:“有一事告君,祈君勿拒.君四世前与我为密友,后忽藉胥魁势豪夺我田.我诉官,反遭笞.郁结以死,诉于冥官.主者以契交隙末,当以欢喜解冤.判君为我妇二十年.不意我以业重,遽堕狐身,尚有四年未了.比我炼形成道,君已再入轮回,转生今世.前因虽昧,旧债难消;夙命牵缠.遇于此地.业缘凑合,不能待君再堕女身,便乞相偿,完此因果.”我方骇怪,彼遽嘘我以气,惘惘然如醉如梦,已受其污.自是日必一两至,去后亦自悔恨,然来时又帖然意肯,竟自忘为老翁,不知其何以故也.
  一夜,初闻狎昵声,渐闻呻吟声,渐闻悄悄乞缓声,渐闻切切求免声;至鸡鸣后,乃噭然失声.突梁上大笑曰:“此足抵笞三十矣.”自是遂不至.后葺治草屋,见梁上皆白粉所画圈,十圈为一行.数之,得一千四百四十,正合四年之日数.乃知为所记淫筹.计其来去,不满四年,殆以一度抵一日矣.或曰:“是狐欲媚此叟,故造斯言.”然狐之媚人,悦其色,摄其精耳.鸡皮鹤发,有何色之可悦?有何精之可摄?其非相媚也明甚.且以扶杖之年,讲分桃之好,逆来顺受,亦太不情.其为身异性存,夙根未泯,自然相就,如磁引针,亦明甚.狐之所云,殆非虚语.然则怨毒纠结,变端百出,至三生之后而未已,其亦慎勿造因哉!
  李蟠木说:他的家乡有个管菜园子的老头,六十多岁了,和几个打短工的人同睡在一间屋里.一天大家忽然听见他发出低低的呻吟声,接着又发出嗲声嗲气很淫荡的声音,叫他也不答应.有天晚上灯没吹熄,只见老头的被子轻轻抖动翻卷,好像有人性交的样子.问他也不回答.此后在白天,他有时忽然跑到僻静处,或者无缘无故地关着门.大家感到奇怪,偷偷地观察,则有瓦块石头飞来.这才知道他被鬼怪迷住了.时间一长,他自己也保不住秘密了.他说开始看见一个少年来到园子里,好像认识,但记不起来了.请他进来坐,问他来干什么.少年说:“你在四世前和我是密友,后来你忽然借助官豪的势力,强抢我的地.我告了官,反被打了一顿,因此忧郁而死.告到冥官,他说两人开始交情深厚,也该有个善终,还是用欢喜的方式来解这个冤仇,便判你当我的妻子二十年.不料因我罪孽深重,投生为狐狸.你我还有四年的缘份没了.等我炼形得道,你已死去进入轮回,投生为今世.前因虽然茫茫,旧债不能勾销,夙命把你我牵缠在一起,相见于此.因缘凑合,我不能再等你投生为女人,请你现在就偿了旧债,了结这个因果.”我正惊异,他向我吹了一口气,我惘惘然如醉如梦,被他奸污了.从此他每天来一两次.那少年走后,我也悔恨,可那少年一来,我又服服贴贴地,竟忘了自己是个老头,不知是什么原因.一天夜里,大家又听到那老头开始发出调情亲热的声音,接着便是呻吟声,渐渐地听见请求慢一点儿,渐渐地又听见恳切的求饶声.鸡叫时,老头又失声叫唤起来.突然梁上有人大笑道:“已够抵偿我那三十大板了.”从此少年不再来.后来要修房,见梁上有白粉画的圈,十圈为一行,一数,一共是一千四百四十,正合四年的天数.于是知道这是才知道是狐狸记录的行淫次数的标记.它从头至尾来的时间不到四年,大概是以行淫一次抵一天吧.有人说,这狐狸想迷这老头,故意编出这一套.但狐狸媚人一是贪图美色,二是采补精气.这么个鸡皮鹤发的老头有什么美色?有什么精气可采补?可见不是贪图美色.况且这老头已到了拄拐杖的年纪,还去做别人的男宠,对别人的污辱逆来顺受,也不近情理.也许他虽然是个老头,但仍是女性,夙缘没有泯灭,自然会投身那个少年,像是磁石吸铁,两者很自然地凑在一起,这是很明显的.也许狐狸说的不是谎话.由此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怨仇缠绕纠结,变化万端,一直到三世之后还没了结.世人应当谨慎小心,不要结怨造下祸因啊.
  少年不受妖诱
  文水李秀升言:其乡有少年山行,遇少妇独骑一驴,红裙蓝帔,貌颇娴雅,屡以目侧睨.少年故谨厚,虑或招嫌,恒在其后数十步,俯首未尝一视.至林谷深处,妇忽按辔不行,待其追及,语之曰:“君秉心端正,大不易得.我不欲害君,此非往某处路,君误随行.可于某树下绕向某方,斜行三四里即得路矣.”语讫,自驴背一跃,直上木杪,其身渐渐长丈余,俄风起叶飞,瞥然已逝.再视其驴,乃一狐也.少年悸几失魂.殆飞天夜叉之类欤?使稍与狎昵,不知作何变怪矣.
  文水县的李秀升说:他的乡里有个少年在山里走,遇见一个少妇独自骑着驴.她穿着红裙子、披着蓝披肩,容貌很娴雅,老是斜眼瞅他.这少年性情谨慎敦厚,怕招惹是非,便在她身后离开几十步远,低着头一眼也不看少妇.走到林中深处,少妇忽然停驴不走了,等这少年跟上来,对他说:“你居心端正,真是难得,我不想害你.这不是往某某处去的路,你跟在我身后走错了路.在某棵树下绕向某某方向,斜着走三四里,就找到路了.”说完,少妇在驴背上一跃,直上树梢,她的身子渐渐高到一丈多.不一会儿,风起叶飞,转眼不见了.再看那头驴,却是一只狐狸.少年吓得差点丢了魂.莫非这是所谓飞的夜叉之类的妖怪吧?假如年轻人稍微对她轻薄一些,还不知会变出什么花样来呢.
  举子发狂
  癸丑会试,陕西一举子于号舍遇鬼,骤发狂疾.众掖出归寓,鬼亦随出,自以首触壁,皮骨皆破.避至外城,鬼又随至,卒以刃自刺死.未死间,手书片纸付其友,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八字.虽不知所为何事,其为冤报则凿凿矣.
  癸丑年会试时,陕西的一位举人在考试的号舍里碰到了鬼,突然发狂.大家把他扶出,回到住处,那鬼也跟了出来.举人自己用头撞墙壁,头皮和头骨都撞破了.于是躲到外城,那鬼又跟到外城,结果举人用刀自杀而死.还没死时,他写了一张纸条给友人,上面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八个字.虽然不知道到底为了什么事,但这属冤孽报应,则是肯定无疑的.
  狐能克己让人
  南皮郝子明言:有士人读书僧寺,偶便旋于空院,忽有飞瓦击其背.俄闻屋中语曰:“汝辈能见人,人则不能见汝辈.不自引避,反嗔人耶?”方骇愕间,屋内又语曰:“小婢无礼,当即笞之,先生勿介意.然空屋多我辈所居,先生凡遇此等处,宜面墙便旋,勿对门窗,则两无触忤矣.”此狐可谓能克己.
  余尝谓僮仆吏役与人争角而不胜,其长恒引以为辱,世态类然.夫天下至可耻者,莫过于悖理.不问理之曲直,而务求我所隶属,人不能犯以为荣,果足为荣也耶?昔有属官私其胥魁,百计袒护.余戏语之曰:“吾侪身后,当各有碑志一篇,使盖棺论定,撰文者奋笔书曰:‘公秉正不阿,于所属吏役,犯法者一无假借.’人必以为荣,谅君亦以为荣也.又或奋笔书曰:‘公平生喜庇吏役,虽受赇骫法,亦一一曲为讳匿.’人必以为辱,谅君亦以为辱也.何此时乃以辱为荣,以荣为辱耶?”先师董文恪曰:“凡事不可载入行状,即断断不可为.”斯言谅矣.
  南皮人郝子明说:有位读书人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书.一次,他刚在一个空院里解完手,忽然被一块飞来的瓦片击中后背.过了一会儿,只听空屋里有人说:“你们能看见人,人不能看见你们.不知道自己回避,反倒嗔怪人家,有道理吗?”读书人正在惊骇时,忽又听屋里的人说:“这些丫环无礼,我马上去惩罚她们,请先生不要介意.但是,这些空屋子是我们的住所,先生以后再到这里,请脸冲着墙小便,不要对着门窗,这样,就不会发生冲突了.”这位狐仙可以说是很能自我克制了.我想,有的人家因为僮仆吏役与人争斗败下阵来,主人总是引以为辱,世情一向如此.但我却以为,天下最可耻的,莫过于违悖情理.不问是非曲直,只求自己的下属不败于人,还要以此为荣,果然值得引以为荣吗?过去,我手下曾有位属官,千方百计袒护他的胥吏头目.我开着玩笑对他说:“我们这些人死后,当各有一篇碑志,以便盖棺论定,如果那对我们的一生作最后评判的人举笔写道:‘公秉正不阿,对属下的吏役犯法者,坚决惩治,不讲情面.’人们必定以此为荣,估计您也会以此为荣的.又如果那人举笔写道:‘公平生喜欢庇护吏役,即使他们受贿违法,也一一设法替他们掩盖.’人们一定会以此为耻,您也会以此为耻的.那么,您现在为什么却以耻辱为荣耀,又把荣当成耻辱呢?”先师董文恪曾说:“凡事不能写进死后的行状的(载入个人履历),是绝对不能做的.”这话说得真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27f6d0100reqf.html